這是我見到馬丘比丘的第一個面貌。
這是馬丘比丘給我的第二個面貌。仔細看一下後面那座大山,它名叫Waynapicchu(偉那比丘)。上去過的朋友說,上面的世界跟這裡的完全不同。要親自上去過了才能體會那不同之處。不過,這座山,不好爬,很陡峭需要一些體力才上的去。二話不說,我馬上舉手。對,我一定要去攻頂。原本以為大家都不會放過這難得的機會,翠西搖搖頭說心有餘而力不足了。只有我跟約翰爸二個還有體力上去。 當地友人李察好心地幫我拿走了背包,我只帶了相機水壺跟等會兒要搭車下山的車票,拉著約翰爸,一起攻頂去。我們有時間限制,要在二小時內來回。因為下午二點的火車回庫斯科,錯過這班,下一班要五點。
拉近一點看這座山。山的正中央有人正往上攀爬中。這座山有管制的,要爬山的人都要登記排隊領號碼。任何時間只能允許四百人上山,四百人數一到,管制門會關起。在外頭等候的人要等到有人下山出來了,才能在上去。我們很幸運沒排到隊,才進去了,管制們就被關起來,真好彩。
不是我誇張,這座山,超陡峭的。根本不是爬山了,是攀岩。很多時候都要拉住旁邊的輔助繩子才上的去,路很窄又沒安全遮攔,重點是它是雙行道,有人上有人下,真的很怕一不小心被人踹一腳給擠下山去見閻王。另一個困難,高山症。腳步不能停,氧氣又不夠,已經連許爬了四天的雙脚也鐵腿顫抖了。沒有超強意志力,這座山頂還真攻不上去。這座山,是這四天健行裡最難爬的一段。咬牙,拼了。(爬完這座山的隔一天我雙腳幾近殘廢舉步維艱)
上面的世界果然不一樣。後面,是馬丘比丘,縮小了好幾十倍,完全納入眼底,連左邊彎彎曲曲的登山道,都一覽無遺。還有雲,完全在我的腳底下耶。我,彷彿真的置身天堂。
爬上偉那比丘的最頂點就是這了。喔耶,我攻頂了呢。在這裡,我遇到了一個奇蹟。我在這頂端,抬頭,看到了印加時期最神聖的動物,兀鷹(Condor)。
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。在印加時期最偉大的建築馬丘比丘上,遇見最神聖的兀鷹,牠高敖不馴,露個面不停留就呈螺旋狀往天空中飛去,最後變成一小黑點,消失天際。我拍了照,後來下山後拿給地陪李查看,他說,在那山頂看到兀鷹,你要走運了。
費了好大力氣才爬上這顆石頭拍了這張照,這可是冒著生命危險,不過這裡的視野,是我見過最廣闊最不可思議的。即使腿爬斷了,都值得。
回到馬丘比丘這個失落之城上,在仔仔細細的瞧瞧這裡的每一個建築每一顆石頭,都是神的筆跡。
馬丘比丘裡的建築,更確切的說,印加時期的建築,窗戶大門凡是對外的窗口,都成梯型狀。 這跟他們的信仰崇拜的太陽神有個密切的關係。從梯形窗口望出去的馬丘比丘,仍然壯觀。還記得電影摩托車日記裡,男主角流浪到此地時,坐在某一古牆上寫信給家人的片段嗎?我就在馬丘比丘裡頭四處穿梭,拼命地尋找印象中的背景,找到了嗎?
從馬丘比丘往下看,層層山谷錯綜相疊,朵朵雲層穿流期間,這個被世人所遺落的城市,是個別有洞天的世外桃源。
仔細看,上面這張照片中間有條細線。這是測量用的。馬丘比丘跟世界上任何東西一樣都受到地心引力的拉扯,緩慢的下陷中,不明顯,但是存在。這條線,是用來測量每年下陷的幅度。以肉眼來看,這線還是條水平線。
另一個角度的馬丘比丘。我很愛這張照片,很有感覺。(絕對不是因為我沒露出我的大餅臉==")
這張是經典。我指的是背景。喔!馬丘比丘,此生有緣見到你,我已了無遺憾。


第四天,我們起的好早。清晨四點半,就興奮地爬起來了。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探探外面天氣如何,千里跋涉翻山越嶺來到祕魯,就是為了今天的到來。天公伯仔,求您賞我個大太陽吧,我用上面的小丑花獻給您,拜託了。
空氣中的水氣很重。感覺上有在飄雨,朋友說,那是我們身在雲中,是雲不是雨。清晨六點,抵達馬丘比丘,眼前一陣濃霧瀰漫,心理涼了半截。不要不要,千萬不要下雨,雲霧閃邊去,太陽快出來,急急如律令。
同伴們排排坐在屋簷下,坐在這裡前面面對的可是大名鼎鼎期待已久的馬丘比丘是也。不過霧太濃了,目前啥也看不到。我則在一旁欣賞日出兼拍照。太陽出來了,但雲還是很厚啊。 呼呼呼,我吹,雲兒快閃吧。
當太陽漸漸升起時,雲也悄悄的散開了。很奇妙,只是幾秒鐘的時間,雲就四處鑽動,下台一鞠躬了。
感覺只有武俠小說裡才會出現的景象,竟然就活生生的在我眼前上映了。好有威嚴的山。右上方的山頂有個小缺角的地方,可以清楚見到太陽門(Sun Gate)。
隱約可以見到馬丘比丘的輪廓了。這時心情又興奮又緊張,眼都不敢眨一下,怕一眨眼,就把馬丘比丘給眨掉了。百分之二百專心。
霧又散了一些了。瞧見薄霧裡的馬丘比丘了。憋氣,請安靜,感人的一刻即將來臨。
啊。啊啊。啊啊啊。

第三天清晨,天空飄起朦朧細雨。山中的雨,也是雲。身在其中,是惱人的雨;置身事外,那就是飄渺的雲了。沿著峭壁,走在雲中。今天這段路真窄,加上天雨路滑,不格外小心的話,小命真有不保之險。走在前頭的人,照慣例,會碎碎唸,唸左邊有滑石要閃過,唸右邊有水坑要小心,,走第一的人就自然而然的當起領隊,走最後的人也會提醒前面的旅伴,後面有搬運人要通過,路窄請大家停停,他們過了我們再過。
雨滴漸漸變成雨絲,來到這個印加古跡時,雨衣就得派上用場了。
雨停了,天空亮了,人也走累了。突然被我逮到一對假借休息之名行恩愛之實的夫妻檔。健行也要甜言蜜語,真是讓人羨慕又忌妒啊。
我很愛白雲蓋山頭的景。這座被白雲環繞的山,叫馬丘比丘山。對,我們要尋找的失落之城-馬丘比丘,就再這座山的另一頭,爬過去,就到囉。
吃過午餐,發覺另一個新大陸。沿著小山路走竟然通到這個世外桃源,啊,好像童話故事裡的城堡。它叫Winaywayna。是印加時期的一個部落,裡面有神殿。趕緊照個相,我要滾下去尋寶了。
這條陡長的石路滾下去之後就是神殿了。力道要控制好,滾過頭,就直接進山谷了。
看,下面真的是山谷。這神殿是建在峭壁上的。印加時期的人真厲害,部落建在這既安全又能物盡其用,根本是神的作品嘛。Winaywayna,我超愛。
你看看,上面這四個旅伴竟然為了瞇一下而放棄去神殿探險的機會。雖然天氣好風正涼又剛好吃飽飽,小睡一下有益身心,但是千里迢迢來了不下去,我辦不到啦。
站在神殿裡往上看,多麼的壯觀啊。這裡的建築經過千年都沒有剝裂損壞的跡象,再次證明,此建築是神的作品。膜拜。拍了好幾張自拍照後,戀戀不捨的離開。
迅速吃完早餐(再次強調食物真的不錯吃,而且是暖呼呼的熱食),打包行李準備往第二天的目標邁進。背對鏡頭的是導遊講解第二天行程(馬丘比丘健行路線屬國家保護區,沒有專業導遊帶領是不能進去的)。
太陽出來了,天氣超好。第二天上午行程往最高峰前進,目標Dead Woman Pass,海拔4500公尺。高山症症狀漸緩,頭不暈了但還是有呼吸急促的困擾。怎麼沒人帶氧氣筒呢?
抵達Dead Woman Pass,從遠遠的地方看這個山頭,山呈女人形狀,又此處坡度陡峭,路段常被雲霧遮蓋,以致不少人在此地踩空喪生,故名。導遊說,幾個月前才有二個搬運人在此地意外,一失足成千古恨,要謹慎步步為營啊。
此攻頂處要先攀爬過85度的峭壁才能抵達,嗚,我的組員們沒有人要攻頂,我一人單槍匹馬上山,其實只是攀個100公尺就到了,不過很陡,幸好我爬上去時已經有幾個英國男孩在那,隨便借一個人來拍照,唷,我攻頂了呢。 站在頂端,有離天堂很近的感覺。
我很合群,跟同組的夥伴們拍了張照才去攻頂。看的出來,大家都有點喘了嗎?
到達Dead Woman Pass,所有搬運人都在此地稍作歇息,右邊雲霧蔓延處是另一個挑戰,陡峭的下坡,對背重物的人來說,下坡比上坡困難度高,對膝蓋也是一大損啊。
明明是下坡這些搬運小子也能小跑步,還能擺姿勢讓我拍照,我心驚肉顫地,深怕一個不小心,他們踩空(呸呸,烏鴉嘴)會如保齡球般把我這支瓶子也給滾進山谷哩,拍完照趕緊閃一旁讓給他們過先。
下坡看似簡單,連續下他個二小時坡,就要叫苦連天啦,連我這英勇女健女(健壯的女生),也哀叫聲連連,膝蓋,真的是要磨斷了。
翠西當個呎標,你看看,這下坡是沒有止盡的啊。真是蜿蜒崎嶇綿延到另一個山頭去。
第二天,總算看到個印加古遺跡,此處名為Runku Raqay (其實一路上的印加古道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原跡,另百分之十是後人修復的)。雲層厚實,又是漫步在雲端。
趕緊甩掉背包手杖,來吧,Runku Raqay 小女子到此一遊。
午餐時間到,小伙子們在洗鍋子食物取山泉水燒水煮飯囉。這燒煮過後放涼的山泉水竟然是綠色的,沒選擇了,不乾不淨吃了沒病。
午餐過後,搬運人在收拾行李,一天搬拆三次,比我們晚離開又得趕在我們抵達各營區前一小時扎營準備,真是辛苦了,鞠躬。
爬上去後竟是這個美麗建築。名為Sayaq Marka的印加遺跡。很像迷宮般的城堡,在此留連好久。 

